白粥、牛奶養胃?4個養胃誤區你中了幾個?-新華網
新華網 > > 正文
2023 08/10 15:22:40
來源:科普中國

白粥、牛奶養胃?4個養胃誤區你中了幾個?

字體:

  國人懂吃,更擅養。養生之道,莫先于食?!饵S帝內經》有云:“五谷為養,無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”,可以理解為以食為養,順應自然,吸收精華,促進健康與長壽。

  胃,又被稱為“水谷之?!?,它既是食物暫存之所,又是重要的消化器官。研究顯示,受遺傳、飲食、致病菌等因素影響,我國胃病患病人數高達1.2億,近些年更是呈現年輕化、普遍化的趨勢。當下“食養”之風盛行,不少人嘗試用食物“養胃”,這其中不乏一些錯誤的方法,還會加重胃部疾患!

  01

  流言:喝粥易消化,所以能養胃

  分析:假的。長期喝粥不僅會削弱消化功能,還可能會加重某些胃病。

  大米等淀粉類食物在烹煮過程中出現的“糊化效應”,令其更易消化、吸收,這對幼兒、高齡老人等消化功能薄弱群體更為友善。單對于普通人而言,進食過于軟爛的食物,就如同遇事不經大腦思考會變“笨”一般,時間一長反而會讓胃更加“慵懶”,甚至出現消化功能衰退的情況。本身患有胃酸分泌過多、胃食管反流、潰瘍和胃穿孔的人,喝粥還會加重胃酸分泌,加重病情。而且,受糊化效應的影響,粥類的升糖指數更高,并不適合血糖控制不穩者。此外,粥中營養僅以碳水化合物為主,久食會導致其他營養素缺乏,對健康不利。

  02

  流言:喝牛奶能保護胃黏膜

  分析:假的。喝牛奶無法在胃部形成持續性保護膜。

  有觀點認為,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平鋪于胃壁上,形成保護膜,對于反酸、胃脹有一定的舒緩作用,事實并非如此。牛奶中的蛋白質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迅速凝結成無數的小顆粒,無法完全覆蓋于胃表面,也就起不到所謂的保護膜作用。對于胃酸分泌過多者,牛奶的稀釋作用也只是暫時性的,效果與其他食物并無差異,卻會進一步刺激胃酸的分泌。

  03

  流言:少食多餐最養胃

  分析:不準確。少食多餐并不適合所有人,還可能會破壞消化系統的“生物鐘”。

  少食多餐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胃部單次工作壓力,更適合兒童、老年人等胃腸功能較弱的人。對常人而言,多年來養成的一日三餐習慣,塑造了胃腸相對固定的運動和消化液分泌節律,隨意打破的結果便是胃腸功能紊亂。況且,一日三餐的習慣更便于日常勞作,若邊工作邊進食則對胃更不好。

  04

  流言:常吃蘇打餅干能養胃

  分析:假的。蘇打餅干并不能完全中和胃酸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
  蘇打餅干中由于添加了碳酸氫鈉和油脂,讓餅干吃起來更酥脆。碳酸氫鈉與胃酸(主要是鹽酸)相遇時會發生化學反應,消耗一定的胃酸。由于是作為膨松劑使用,所以碳酸氫鈉的添加量多數情況下僅為0.4%,無法達到有效緩解“燒心”癥狀的目的。而且,在二者反應的過程中,還會釋放一定量的氣體,加重胃脹和噯氣的癥狀。蘇打餅干中高達20%-30%的油脂添加,還會延緩胃部排空和消化時間,增加胃腸道負擔。此外,與其他餅干相比,蘇打餅干中“鈉”含量較高,對心血管健康不利。所以,蘇打餅干并不養胃,也不宜多吃。

  究竟該如何科學養胃呢?

  首先,要樹立正確的“養胃觀”。通過重視消化,促進營養消化吸收,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,減少對胃腸功能的損傷,達到胃部乃至全身健康的目標。

  其次,養胃也要因人、因病、因地。不同年齡、地域、健康狀況的人要養成適宜的飲食習慣、保護腸胃的方法,做到規律飲食,不暴飲暴食,不過分追求生冷、油膩和刺激的食物。

  再則,要學會關注胃部癥狀。當出現食欲下降、消化不良、胃部疼痛、反酸、噯氣等胃部不適時,一定要及時就醫,切莫大意。

  結論

  守護胃健康至關重要,但不正確的“養胃”方式,反倒是會成為胃病的推手。規律飲食、合理營養、定期體檢才是科學“養胃”的首選之策。
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孫曉倩】
    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|亚洲无码一线|喂成人吃奶一区二区三区|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禁

      <span id="bv5vv"><delect id="bv5vv"><nobr id="bv5vv"></nobr></delect></span>
          <ins id="bv5vv"><video id="bv5vv"></video></ins>

            <font id="bv5vv"></font>